6月28日,美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張巍巍帶領師生黨員代表走進呼倫貝爾市阿里河鎮布蘇里北疆軍事文化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筑牢信仰之基,傳承紅色基因。

活動現場,三位沈陽軍區后勤部工程213團退役老兵圍坐在師生中間,用質樸的語言講述崢嶸歲月。“徒手鑿凍土、麻繩拖石料”的艱辛,“帶傷堅守工地”的倔強,一個個真實故事,讓在場黨員深刻感受到老一輩建設者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這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中倡導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等要求相呼應,提醒著黨員們要始終保持優良作風。
走進紅色教育展館,3000余件珍貴文物無聲訴說歷史。銹跡斑斑的開山斧、寫滿批注的圖紙、珍寶島戰爭時期的水壺,每一件展品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元帥樓里還原的葉帥工作場景,彰顯布蘇里重要戰略地位;407米“三防”地下油料庫,巖壁鑿痕處處凝結著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這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讓黨員們深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分享環節,軍隊退役學生郭佳鑫分享了自己的軍旅故事,讓同學們對軍人的擔當有了更深的理解;老班長帶領全體人員齊唱軍歌,激昂旋律在林間久久回蕩。最后,師生與老兵合影留念,定格這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傳承。

此次主題黨日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是一場精神的接力,更是一堂生動的作風建設課。同學們在布蘇里軍事基地的每一處遺跡、每一個故事中深刻體悟到革命先輩的堅韌意志與家國情懷,也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的信念。黨員們紛紛表示,將把艱苦奮斗、廉潔自律融入藝術創作與學習生活,用畫筆描繪紅色歲月,以行動踐行青春誓言。未來,美術學院將持續深化紅色實踐育人模式,引導青年學子在祖國大地上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篇章,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