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戳破焦慮陰霾;一戳一染,“氈”放青春色彩。5月17日,美術學院主辦的“美育浸潤心靈——羊毛氈里的心靈對話”主題活動圓滿結束。來自各學院的40余名同學相聚一堂,在美術學院環境設計專業教師趙雪蓮的指導下,以非遺羊毛氈為媒介,開啟了一場融合心理健康與美育教育的治愈之旅。

活動中,趙雪蓮憑借豐富的藝術教育經驗與對非遺技藝的深刻理解,從羊毛氈的歷史文化、基礎技法講起,逐步引導同學們將情緒與創意注入作品?;顒右浴懊烙櫋睘楹诵?,利用羊毛氈制作過程中重復性的戳刺動作,幫助同學們緩解焦慮、專注當下,將抽象情緒轉化為具象作品,實現情感的自由表達。同時,活動巧妙融入傳統團花紋樣、北疆地域文化等元素,幫助同學們在創作中喚醒審美感知,厚植文化自信。

活動現場,隨著細針穿梭、羊毛塑形,一件件承載情緒與故事的作品相繼誕生。有人用溫暖的紅色羊毛制作紅石榴,傳遞出各民族共生共融的情誼;有人用深淺不一的綠色勾勒出北疆草原風光,寄托對家鄉的眷戀;有人將團花紋樣融入掛飾,表達內心的平靜與希望。

此次活動是美術學院探索“美育+心理”融合模式的創新實踐。未來,學院將通過建立“療愈成長檔案”、開展線上創作挑戰等方式,為同學們提供長效心理支持,讓美育成為緩解壓力、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徑,持續書寫藝術育人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