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的建設路徑,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旅游資源融合,助力地方文化的傳承發展,5月11日上午,蒙古學學院院長白秀峰、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主任包薩如拉及社會學系教師陶龍、斯琴圖雅共同前往鄂溫克旗文化館調研并開展座談。鄂溫克族自治旗文體旅游廣電局副局長馬振、鄂溫克族自治旗文化館館長偉佳、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陳妍以及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座談。此次調研聚焦非遺人才培養、非遺+產業發展與融合等問題。
座談會上,白秀峰介紹了學院概況、學科發展、專業建設情況以及此次調研的目的。陳妍詳細介紹了鄂溫克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狀、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鏈現狀和非遺在促進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的作用等情況。隨后,雙方就如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各類產業相融合展開深入交流,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的辦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座談結束后,白秀峰一行實地參觀了鄂溫克旗非遺傳習所、呼倫貝爾市兀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太陽姑娘”工作室等。在參觀過程中,非遺傳承人、手工藝匠人們詳細介紹了傳統皮具、民族繪畫、手工藝品等多個非遺項目的類型、材質、制作流程和獨特工藝,讓白秀峰一行對鄂溫克旗非遺項目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通過本次調研,雙方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包括共建長期實習基地、聘請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開展橫向課題研究等。這些合作將為學院師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建設,促進鄂溫克旗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