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呼倫貝爾在我校舉行了CCF公益日分會場活動,活動主題為“技術有愛,公益無界”。活動由我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網絡工程系主任佟曉妍副教授主持。CCF呼倫貝爾主席盧明波教授,內蒙古華智AI總經理常明、技術總監王曰喆,CCF呼倫貝爾執委栗慧峰副教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團委書記劉宏亮、綜合辦公室主任苑芳及相關人員共80人現場參加了活動,線上直播觀看150人次。
首先,由佟曉妍致辭。她表示,本次活動是為了貫徹落實CCF新一屆理事會確定的六大工作主線,在技術公益領域有更多作為,充分體現CCF的社會責任,期待在推動技術與公益的緊密結合、促進CCF與公益組織的良性發展、增強CCF及分支機構的社會責任感、樹立公益行業標桿、教育和啟發年輕一代等方面有所作為,并預祝CCF公益日呼倫貝爾學院校園公益行活動取得圓滿成功。隨后,盧明波宣布活動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結束后,常明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大二、大三學生帶來AI與大數據方面的知識講座。講座詳細介紹了數據標注對AI發展的意義,數據標注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對數據的需求、數據標注的分類、數據標注的流程、自動標注技術的現狀與趨勢等內容。講座同時由華智AI公眾號現場直播。

由CCF學生會員與計算機愛好者協會的同學們承擔的筆記本電腦使用、系統安全方面的咨詢、維修、維護等免費咨詢服務在尚行樓前廣場同步啟動,在三個小時咨詢活動期間,同學們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技能優勢為廣大師生排憂解難,提供咨詢服務,并開啟現場調試模式,保安人員甚至拿來手機讓同學們幫忙診斷。

作為學校科技工作者,我們深知不僅要追求技術的突破與創新,更要關注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對公眾福祉的貢獻。通過舉辦CCF公益日的系列活動,不僅是CCF對公益事業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對社會責任的一次深刻體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推動技術公益走得更遠,做得更好,讓科技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