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院開展非遺文創藝術社團“文化傳千里,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
近日,美術學院非遺文創社團開展“文化傳千里,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非遺文創社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非遺傳承人作用,宣傳非遺文創、非遺創新及保護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和鼓勵更多青少年加入到當地非遺文化傳承隊伍中來,培育傳承新人,以樺樹皮、列巴花、各民族服飾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推動家鄉建設。
10月22日,社團組織參觀呼倫貝爾市歷史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本次活動緊扣非遺進校園主題,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增強學生們對非遺文化的深刻了解。參觀過程中,各部長陪同進行講解各民族非遺物質文化展品,如樺樹皮、列巴花、各民族服飾、文創吊墜、絲巾以及包含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學生們認真聆聽講解,看著一件件經過歲月的非遺展品,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拍照留念并低頭記錄下此刻的感悟與心得。
11月6日,社團開展非遺文創圖案創新設計培訓,學習呼倫貝爾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使學生們更加了解非遺文創的設計過程,并熟練掌握更多設計知識。
11月19日,社團開展了非遺文創藝術社團非遺圖案設計分享會。活動旨在讓學生們在感知、體驗中了解非遺文化,從而提升學生們設計非遺圖案的自信心,得到藝術的熏陶和美的感受。指導教師張健帶領著學生們通過手繪和電腦的形式進行非遺圖案設計,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非遺帶來的力量。
11月16日至22日,學院邀請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項目傳承人都葉梅在2022級視覺傳達設計班開設傳統剪紙技藝講授。非遺文創藝術社團所有成員積極響應學習。
保護和傳承非遺能夠讓學院學生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和創新發展。非遺文化藝術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文化傳千里,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增強了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更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思維,促進他們的創新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