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11月7日至9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各教研室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集體備課會。

11月7日上午,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召開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集體備課會,課程負責人趙緒瑩認為,要認真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注二十大報告中新提法、新認識并思考黨的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該課程中。與會教師聯系《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實際,分別從黨的二十大召開的歷史意義和在黨史上的重大價值、黨的二十大的主題、以及大會報告應該如何與“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融入的問題等內容展開深入、全面、系統的探討。

11月7日上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召開集體備課會。會上,教師們就如何把二十大精神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起來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教研室主任張舒認為,要全面準確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綱要”課程打下堅實基礎,采用歷史化的融入、結構性和整體性融入、貫通性融入、有機融入等四種方法,結合二十大報告中重點內容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該課程。與會教師認為作為思政課教師,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中關于“歷史”問題的相關論述,比如“五個必由之路”“三件大事”,以及“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的偉大飛躍,可以以故事化、講史實、短視頻等方法將二十大精神融入到綱要課中。

11月7日下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集體備課會,教研室主任李凌敏從教學指導思想、教學原則要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內容等方面對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該課進行安排。與會教師進行研討發言,認為要明確教學任務和方向,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學、實踐教學等方法將二十大報告的理論成果、黨章修正案成果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同時,與會教師以教育部統一課件為依據,探討了將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融入具體教學的案例,為接下來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該課程提供教學借鑒。
11月7日下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召開二十大精神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集體備課會,課程負責人李凌敏首先對課程的課時、內容進行了介紹,接下來對黨的二十大如何融入該課程進行了詳細講解,認為教師們要準確把握黨的二十大的精神要義,利用專題學習、專題研討、專題輔導等形式,系統推進學習培訓,對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行深度學習,回應學生關切,力求學深學透、融會貫通,將二十大精神有機融入教學。與會教師認為,該課程要采用課程專題知識拓展的形式融入二十大報告的具體內容,同時,結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主題,將二十大報告中新提法、新表述講給學生。

11月8日上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召開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集體備課會。教研室主任梁輝就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該課程教學的目的、意義,及回答好“如何融”的問題進行了詳實講解。她強調,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潛移默化、有機融入,找準二十大報告內容與教材具體的章、節、目之間的融入點,講深、講活、講透思政課。隨后,課程組全體教師有序發言,充分結合課程特點發表不同見解,會議在熱烈的氛圍中結束。

11月8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研室召開二十大精神融入該課程集體備課會。教研室主任海龍教授認為,要認真學習二十大報告中的新提法、新思想,教學過程過中做好課程設計,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帶著問題學,利用有關二十大的視頻、文字、圖片、專家論壇等教學輔助資料來活躍課堂。與會教師認為,要研究好鑄牢課每個知識點,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把二十大精神側重點有機融入到專題內容中。比如,將中國式現代化融入該課程專題八“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學習內容中。
11月9日,形勢與政策課程組召開二十大精神融入“形勢與政策”課集體備課會。課程組負責人程欣就“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該課程提出建議,她認為,教師首先要學深悟透報告精神,堅持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知原義,及時、準確、深入融入二十大精神,以學生為中心、找準切入點,精心打磨教學設計、豐富教學方法。與會教師就如何融入的具體內容作了詳細討論。
本次集體備課會的開展,有助于教師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系統地融入到思政課教學內容中,同時引導學生學深、悟透二十大報告中的新表述、新論斷,真正做到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做出思政課教師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