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生命科學學院舉辦了第六期線上學術講座《“沙地米氏冰草對氮沉降及AM真菌的生態調控響應機制”進展報告》,講座由金曉明教授主講,來自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環境科學專業的同學通過騰訊會議參加了講座。
講座內容為金曉明博士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是在全球氮沉降變化背景下,以沙質化草地生態系統的優勢種植物米氏冰草種群為研究對象,對不同模擬氮沉降梯度下米氏冰草種群的繁殖特征、植物各構件及土壤的生態化學計量特性、植物生理特性及AM侵染率等進行研究,揭示沙地米氏冰草種群對全球氮沉降的響應機理。講座中,金老師從研究的背景和意義、科學問題、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成果五個方面進行講述,重點以科學研究為導線開擴學生思維空間,引導學生認識理論知識如何指導實踐,使本科生了解科研的基本程序,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理論課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金老師在講座中引用了大量近年來本科生參與科研的實例,鼓勵同學們通過參與科研實踐,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在科研實踐中體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嚴謹務實的科研態度和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