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和自治區教育廳就業創業工作部署,2月24日至3月1日,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躍武帶隊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組織11名應屆畢業生隨行參加,推動校政企協同育人見實效。通過政校企三方聯動,在湖州市、海寧市及重點產業園區構建起多層次就業合作網絡,新增就業崗位1174個。
校地聯動搭平臺。李躍武一行首站深入湖州市產業腹地,精準對接,建立起常態化人才供需對接機制。通過實地走訪吉利汽車、南洋電機等12家市域龍頭企業,對接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需求,收集崗位信息255條。在湖州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上,電氣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美術學、草業科學、學前教育等專業學生與企業面對面洽談,9名學生在招聘會現場達成就業意向。

產教融合深扎根。在海寧市域經濟主戰場,李躍武一行與海寧市人社局共建“長三角(海寧)產業人才工作站”。重點走訪海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泛半導體產業園、浙江恒逸集團等16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與海寧市鐵三角科技有限公司、君原電子科技(海寧)有限公司達成的“實習-見習-就業”貫通式培養計劃,預計每年可輸送30名集成電路領域技術人才。目前第一批已派出8名學生到崗實習,實習期考核通過后即可簽訂錄用協議,第二批正在進行面試,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無縫焊接”。



精準輸送提質效。李躍武一行走進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潯經濟開發區、吳興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海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4大國家級、省級園區開展訪企拓崗。此行累計開拓崗位320個,23家企業納入學?!皩W科重點企業庫”,后續將繼續開展精準對接、成效追蹤,提高訪企拓崗的實效。
李躍武在與企業開展的座談會上講到,本次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是校地合作由點對點向網格化轉變,崗位供給由碎片化向系統化升級,人才培養由單一輸出向協同創新轉型。學校將持續深化校政企合作模式,帶領學生“沉浸式”對接產業,讓人才供給從“紙上匹配”升級為“實戰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