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由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和我校共同舉辦的呼倫貝爾市“北疆文化”品牌建設沙龍在我校崇文樓A501會議室舉行。
此次沙龍以“賡續文脈、創新發展”為主題,邀請孟繁華、孟松林、艾平、海勒根那等30余名區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如何建設“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品牌,建設什么樣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品牌,以及在建設“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品牌的過程中高校如何發揮作用等方面展開充分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當代文學研究室主任孟繁華探討了地方性文學的多樣性保護及地方文化品牌建設過程中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方面的問題。

呼倫貝爾市北疆文化研究專家庫專家、我校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孟松林介紹了呼倫貝爾文化的歷史和特色,并提出要建立文化中心和研究基地,促進北疆文化發展。

內蒙古作協副主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海勒根那表示,要在深入研究呼倫貝爾草原文化的歷史淵源、精神內核和時代價值的基礎上,提煉出具有呼倫貝爾特色的現代草原文化符號和精神標識。鼓勵創作以呼倫貝爾草原文化為主題的文學、影視、音樂、舞蹈等文藝作品。

我校美術學院院長何錫彭表示,為豐富呼倫貝爾市“油畫之城”內涵建設,深入推進“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品牌建設,建議組織區內、國內優秀畫家創作繪制完成一系列呼倫貝爾市紅色歷史、民族融合歷史、草原文化歷史的美術作品。

我校科學技術處處長萬阿英、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黨總支書記趙金輝、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梁云、文學院副院長李曉玲等北疆文化研究人員也分別就各自研究領域內如何建設“北疆文化”品牌進行了主題發言。
本次活動的舉辦是呼倫貝爾市委推進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的又一有益實踐和舉措,旨在匯聚思想火花行動共識,通過文化挖掘、品牌塑造等多方面的努力,推動“呼倫貝爾大草原”文化品牌建設,為呼倫貝爾市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