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30日,第二屆全國生物分子結構預測與模擬學術會議在呼倫貝爾市召開。大會由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主辦,生物分子結構預測與模擬專委會和呼倫貝爾學院共同承辦,呼倫貝爾學院農學院和數理學院承擔相關工作。生物分子結構預測與模擬專委會主任委員肖奕教授、組委會主席黃勝友教授主持會議。呼倫貝爾學院科學技術處處長萬阿英、中國生物信息學學會(籌)理事長孫之榮參加會議并致辭。農學院副院長姜超、肖燕子以及金曉明教授、數理學院副院長紅蘭應邀參加會議。
萬阿英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以AlphaFold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在生物分子結構預測領域引發了一場變革,對生命過程研究和藥物研發具有重大意義。本次會議旨在為從事生物分子結構預測與模擬研究的專家、學者和學生們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我們誠摯地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們能夠在此無私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交流思想,共同探討該領域的未來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借此機會與參會的專家、學者、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深入的合作機制,以推動我校相關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在學術會議上,200余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就生物大分子結構領域最新進展進行交流與討論。山東大學特聘教授楊建益教授,北京大學高毅勤教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徐純福研究員先后作了精彩的大會主題報告,23位學者作邀請報告。圓桌學術會議上,專委會榮譽委員與各位專家學者就領域內的核心科學問題、未來發展方向以及產業化等專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農學院于若男博士作“挖掘寄生植物轉錄組中的寄生相關基因并深入探索其分子調控機制”的邀請報告。她在報告中指出,向日葵是食用油的重要來源之一,內蒙古地區向日葵的種植面積更是位居全國之首。然而,向日葵列當這一根寄生草本植物嚴重威脅著向日葵的產量,因此防治工作至關重要。通過結合生物信息學和SSA-HIGS技術,我們成功鑒定出了向日葵列當中的一些寄生相關基因,這為防治向日葵列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應用基礎。首先,我們利用SSA-VIGS系統成功沉默了向日葵內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的表達,驗證了該系統的可行性。隨后,基于SSA-HIGS系統,我們進一步研究了向日葵列當中寄生相關基因的功能,以期實現寄主對寄生植物的抗性。于若男的報告深受參會專家學者的關注。

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下,第二屆全國生物分子結構預測與模擬學術會議落下了帷幕。此次學術會議,充分展示了生物大分子結構領域的重大進展,尤其是近年來AI算法在結構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加強了不同實驗室信息與資源的共享,將對我國生物大分子結構研究的深入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