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呼倫貝爾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學術論壇在我校召開。本次論壇是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成立4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之一,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主辦,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生態研究專業委員會、內蒙古自然資源學會、呼倫貝爾學院、內蒙古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承辦,呼倫貝爾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內蒙古財經大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院、《干旱區資源與環境》編輯部協辦。論壇以深化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資源綠色發展為主題。
上午,在開幕式上,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敖特根致歡迎辭,敖特根副校長對全國相關領域研究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并預祝大會順利召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成升魁研究員致開幕辭。內蒙古政協常委、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翟琇,呼倫貝爾學院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長亞吉教授和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生態研究專委會主任王卷樂研究員分別致辭。
在隨后的主旨報告環節中,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黃震方,國際綜合風險研究計劃項目執行主任韓群力,呼倫貝爾學院生態建設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白絮飛,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生態研究專委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卷樂分別以科學問題與學術使命、人與生物圈計劃(MAB)50年發展及未來走向、大數據視角下的蒙古高原生態屏障建設、呼倫貝爾市資源環境與生態價值試算研究等為主題作主旨報告。
下午,生態旅游與資源生態大數據、生態修復與生態安全屏障、期刊編輯經驗談等三個專題論壇在崇文樓A501會議室進行。
晚上,在我校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科發展研討會上,各位專家學者圍繞學科定位、資源整合等方面,從人才培養、師資培養、科學研究、特色凝練等方面對我校給予了精準指導。
本次論壇的召開,擴大了我校和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的影響,進一步加強我校與國內各高校相關專業和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為提高我校師生在相關研究領域創造更多優秀成果具有指導意義。
國內生態學、地理學相關領域專家、《自然資源學報》《干旱區資源與環境》《地球信息科學學報》《旅游科學》《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等學術期刊編輯部相關人員參加了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