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呼倫貝爾學院主辦,呼倫貝爾學院科學技術處、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承辦,我校法學院科普基地、蒙古學學院科普基地、經濟管理學院科普基地、歷史文化學院科普基地、旅游與地理學院科普基地協辦的“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來”2022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在篤學樓一樓大廳舉行。承辦單位及協辦單位主要負責人出席啟動儀式并參加活動。

啟動儀式結束后,法學院科普基地在校園內進行了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提高安全意識,共建平安校園”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本次活動通過分發宣傳單,提高同學們的安全防范意識,為共建平安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經濟管理學院科普基地和蒙古學學院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組織各班開展以《網絡謠言與真相》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經濟管理學院全體學生、蒙古學學院大一新生參加了此次活動,效果良好。通過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了學生對網絡貸款本質、偽裝形式和危害性的認識,引導學生樹立理性消費觀念,自覺抵制不良網貸誘惑,營造網絡安全“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

歷史文化學院科普基地為迎接2022年全國科普日,9月16日,在崇文樓A201與呼倫貝爾歷史文化遺產與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基地聯合舉辦“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科普人的詩和遠方”系列講座。內蒙古博物院張文平研究館員應邀,為基地師生做題為“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壩頂遺址考古發掘新收獲”專題講座。講座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方式進行。呼倫貝爾學院科學技術處處長萬阿英教授出席并講話,基地負責人烏日圖教授等相關老師與基地本科生共同參與了此次講座。

旅游與地理學院科普基地組織學生于9月18日至26日赴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考察火山地貌,赴烏固諾爾(完工附近)-伊和烏拉山(大青山)、伊敏(白堊紀煤層)、紅花爾基、日當山(謝爾塔拉)考察地質地貌。希望通過實地考察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實操能力。

通過“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推動了我校師生科學素質的全面提升,充分發揮了科普對科技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促進作用。形成以高質量科普助力呼倫貝爾科研高地的建設,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良好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