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4日,由自治區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蒙古秘史》國際研究基地主辦,我校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承辦的“《蒙古秘史》及蒙古族源學術研討會”在滿洲里召開。我校和呼倫貝爾市《蒙古秘史》研究方向共計二十余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研討會由歷史文化學院黨總支書記梁云主持。
3日上午,研究基地負責人孟松林教授做了題為“《蒙古秘史》研究基地建設成果及發展規劃”的主旨發言。首先介紹了《蒙古秘史》國際研究基地的基本情況,重點介紹2019年研究基地獲批之后的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結合《蒙古秘史》中歷史故事、地名、民俗文化、語言、軍事、經濟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確立“蒙古秘史系列叢書”的研究和撰寫工作。
下午,承擔“蒙古秘史系列叢書”撰寫工作的專家學者進行匯報。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田鸝博士介紹了《蒙古秘史》中滿語詞匯的發現。呼倫貝爾博物院南大汗館員對《蒙古秘史》中通古斯語詞匯、達斡爾語詞匯的使用和解釋以及《蒙古秘史》故事、《蒙古秘史》地名考察記、《蒙古秘史》中民俗文化、《蒙古秘史》中成吉思汗法令等內容進行了細致的分析。隨后,參會的梁云教授、常海研究員、烏日圖教授、謝紅嶺教授、白絮飛教授、孟根副教授、李前強博士等專家學者圍繞《蒙古秘史》研究開展了深入討論,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對《蒙古秘史》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和文學藝術等領域開展了深入的學術探討。
4日,全體與會人員赴《蒙古秘史》記載的闊亦田戰場遺址和成吉思汗拴馬樁遺址進行實地學術考察,并參觀了新巴爾虎右旗的思歌騰博物館,對《蒙古秘史》所記載歷史事件地理位置和豐厚的文化積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為進一步推動了《蒙古秘史》歷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
與會學者對《蒙古秘史》國際研究基地今后的發展建言獻策,一致認為,《蒙古秘史》研究具有多學科多角度的研究特點,具有廣闊的學術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