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師生熱議全國“兩會”召開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于3月5日在京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下午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呼院師生通過網絡、電視、廣播、報紙等多種渠道,第一時間收聽、收看兩會盛況,學習兩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并結合自身工作、學習和生活實際展開熱議。
黨委委員、副校長孟祥宏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作為一名高校領導干部,我將認真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加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推動學校科研創新,助力學校創新發展。要堅定不移地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在各民族師生心中深深扎根。要引導全校黨員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學黨史中感悟初心、踐行使命、汲取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劉秀蘭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我們的使命所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堅持不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宣傳好黨的創新理論中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推動學校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為完成第十四個五年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等新時代的答卷作出貢獻。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劉鳳琴說,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下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我院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師生紛紛表示,總書記的講話體現了黨中央對內蒙古人民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時刻銘記肩負責任和使命,及時將總書記的講話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將新發展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史知識融入教學,進課堂進頭腦。牢記初心使命,把總書記的囑托轉化為不竭動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為祖國培養人才作出應有貢獻。
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姜明紅說,2021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既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還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站在這樣一個歷史交匯點,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開好局,起好步?未來老百姓要怎么干?這些問題也成為大家熱切關注兩會的重要原因。作為高校的一名黨總支書記,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是我們工作的根本,因此,我們要做“國之大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組織大家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兩會精神,特別是關于教育的規劃圖和時間表,團結帶領師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為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雪峰說,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我倍感自豪榮幸,對未來充滿信心。習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認真做好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統編教材。要倍加珍惜、繼續堅持民族團結光榮傳統和“模范自治區”崇高榮譽,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局。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圖書館館長、民盟盟員烏蘭托婭說,內蒙古作為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區、模范自治區,曾經書寫了“齊心協力建包鋼”“三千孤兒入內蒙”等諸多的歷史,是團結凝聚的歷史。作為一名黨外干部,我們不能忘記、更不能辜負老一輩奮斗者為創建民族大團結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和偉大付出,薪火相傳是責任,只有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才能共同創造美好生活,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要在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維護各民族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重大問題上,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有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就會在各項民族工作中保持理性思維和正確的態度,凝聚各民族、各黨派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書寫新時代中華民族發展新篇章。
體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李偉艷說,政府工作報告在對“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梳理和部署時指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廣發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后,體育學院全體教師將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冰雪運動”本科專業獲批和建設為契機,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推動大眾冰雪運動開展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展現使命在肩、奮斗有我的精神,勇挑重擔、敢于作為,以優異的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趙金輝說,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的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感悟很深,今年時值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的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將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探索出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建設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中共黨史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一名高校歷史教育工作者,要牢記總書記的教導,學好、用好黨史,充分發掘紅色資源,發揮黨史的育人功能,為黨史學習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傳媒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高巖說,今年全國兩會,節點特殊、意義非凡。作為一名高校黨員干部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國兩會精神上來,做到學思貫通、思行統一,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具體工作思路和指導實踐的動力方向。牢記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積極應對新挑戰、新問題,聚焦主責主業扎實履職盡責,扎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學生返校復學、學生思想政治引領、畢業生就業創業等工作,圍繞學校今年目標任務,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實,用具體行動踐行好兩會精神。
機電工程學院教師佟晟說,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我一定會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到日常教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為學生講好民族團結故事。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努力促進各民族師生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我會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強化使命擔當,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為維護“模范自治區”崇高榮譽、“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作出貢獻。
計算機學院2017級學生王少涵說,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完善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等困難人員就業幫扶政策”是我關注的焦點。我相信,在我們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也會有越來越多出彩的機會。我也會擺正自己的就業心態,不斷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爭取早日找到一份屬于自己心儀的職業。
歷史文化學院2018級學生馬璐陽說,“實現鄉村振興,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當我看到新聞報道中來自家鄉的全國人大代表李國琴這樣講時心中充滿自豪感。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從“沙盆子”到如今吃上“生態飯”,正向著鄉村振興邁進。“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萬公頃,國際社會紛紛點贊:“世界沙漠化防治看中國!”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更應肩負起家鄉振興的重任。堅定理想信念,勇挑重擔,從點滴做起,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將自己的所學運用到家鄉振興發展事業上,更好地為生態建設、旅游業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2019級學生吳太說,過去一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頑強拼搏,眾志成城,疫使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彰顯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讓我深刻感受到黨和國家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片赤誠之心。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大學生,我要繼續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錘煉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積極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在奮斗的青春中實現人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