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我校邀請中國社科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孟松林教授在崇文樓A201會議室做了“縱觀歷史 深刻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專題講座。呼倫貝爾學院副校長敖特根;科學技術處處長田振江;呼倫貝爾市文旅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包海明;呼倫貝爾市文旅廣局非遺科科長李穎婷;呼倫貝爾市文旅廣局非遺科四級主任科員潘斐;民族歷史文獻中心主任斯仁巴圖;及各學院負責人、教師代表參加了講座。講座由副校長敖特根主持。

孟松林教授從核心觀點的角度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闡釋。他強調,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燦爛的華夏文明。少數民族歷史文化是少數民族千百年傳承和積累的智慧結晶,也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在互相的交流交往中,接受文明,提高技能,相融與共,構筑和形成了自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北方民族歷史文化進程中,呼倫貝爾的古代歷史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或者說是“源”的探尋工程。以呼倫貝爾的民族歷史文化為重點,中國東北古代民族的遷徙呈輻射狀發展。以生活在呼倫貝爾地區的各民族為代表的北方民族的歷史、文化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都離不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離不開“誰也離不開誰”、離不開“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思想意識。
通過孟松林教授宏大而不失嚴謹的講解,使在場教職工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了新的理解,對呼倫貝爾地區歷史有了新的認識,更為“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思想充滿信心。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